加入方大

Join Fangda

方为因 大为果

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make greatness

《华为是如何创新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15-06-15

  《华为是如何创新的?》是一篇剖析华为是如何意外崛起;如何运用创新的企业哲学观彻底颠覆当今时代通信产业的传统格局;如何整合战略资源并关注挑战潜在市场,从而成为当今时代最性感的存在,这样的一篇,具有精辟见解的文章。

  全文从论述什么是创新、华为的创新观、华为的创新哲学观以及到华为面临的创新挑战:危机与战略,都充分彰显了华为领导者的智慧,和勇于挑战世俗的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个奇迹的产生都是那些被很多人不认可,认为是“疯子”和“另类”的人打破现有社会形态、意识形态,重新开创新局面的事实。而华为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破坏性创新彻底颠覆了通信产业的传统格局,从而有了华为手机几乎成为了一个现象的格局----即使不在科技圈子里的人,都会提到华为的mate7。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颇多,细细研读之下,给我的启发大概有一下几点:

  第一点:文章中提到华为能够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让全球客户信赖的大企业和行业领导者,必须承认,20多年不间断的、大量的贴近客户的微创新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华为跟客户不断、频繁的沟通的双赢的真实例子。所以我认为双赢需要沟通。公司和客户之间需要沟通、领导和员工之间需要沟通,员工和员工之间需要沟通。只有沟通好,双方才能相互理解,及时决策,从而才能够有利于开展工作、办理好业务。当下每个团队都需要合作精神,就是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一个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而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必要前提!一盘散沙没有向心力始终只是一盘散沙。在这里我想到一个典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合作的力量之大。所以这也给我们公司一个启示,我们要重视合作、重视沟通。我亲身经历的关于沟通合作的事迹就是前不久整理中央投资的事,在领导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合力,相互鼓励与奋斗终于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扪心而问,我一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完不成的。所以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我更懂得怎样与人沟通、注重合作。

  第二点:“10年前,任正非是大半个思想家,和小半个事务主义者。10年以后的任正非完全脱离开事务层面,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华为的思想领袖。推行轮值CEO制度,3年来的运行效果显著。”这就应了那句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记得领导在一次讲话中也提到,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能只遵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不能只遵循本本主义和拿来主义,而是要懂得变通,懂得灵活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处理那些棘手的问题。有时候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都听说过《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这几个故事,那时候我们笑故事里的主人公太保守,不知变通。实际上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就是故事里的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争取不要做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要学会变通,变则通,通则顺。华为领袖就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方法治理公司,改变领导策略,最后真正做到无为而治。否则企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时,“四肢要萎缩而不萎缩“就会时常指手画脚,下面的人就会无所适从。

  第三点:华为的另一个重要的创新哲学观是培养员工的公司价值观和研发战略。这一点让我想起在大学里学过的有关培养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而我们作为一个员工的价值又在哪里?我认为找不到自己价值的人,工作的时候就会盲目,就会失去方向甚至没有动力去完成工作。这种现象很多公司都有,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公司培养员工的价值理念。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可能都已经懵懵懂懂,但是我们的工作对于公司来说我们的价值存在是什么可能就不是很清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的意义,所以这就导致有些人工作起来就不用心。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公司应该积极培养员工的公司价值理念,和对价值理念的信仰!信仰是一种文化,有这种信仰的人,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就会散发青春和活力,工作才能高效率。

  第四点: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要有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出人的善、恶、美、丑。对个人而言你的竞争对手就是你的镜子,你要超越的目标就是你的镜子。现在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很容易找不到自我,很容易犯低级错误,有时候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工作,而是没有激发他们的潜力和激情,如果每一个员工心里都有一个想要超越的目标,有一个竞争对手,不是更能够激发他们工作的动力了吗?应用在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上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要不断地超越比我们更好的公司,这时候就要使用到《哲学》中的拿来主义,所谓拿来主义就是把别的公司优越的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等等用在自己公司上,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样最后我们不但能够成为巨人,而且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华为所谓的破坏性创新所用的战略方法不正是拿来主义吗!可见竞争不仅仅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很大的关键性作用,而且对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点:读完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也正是这一点。先看个故事吧……

  一对夫妇在婚后11年生了一个男孩,夫妻恩爱,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宝。男孩两岁的某一天,丈夫在出门上班之际,看到桌上有一药瓶打开了,不过因为赶时间,他只大声告诉妻子把药瓶收好,然后就关上门上班去了。妻子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就忘了丈夫的叮嘱。 男孩看到药瓶觉得好奇,又被药水的颜色所吸引,于是将药水一饮而尽。药水成分厉害,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男孩服药过量,被送到医院后,返魂乏术。妻子被事实吓呆了,不知如何面对丈夫。紧张的父亲赶到医院,得知噩耗非常伤心,看到儿子的尸体,望了妻子一眼,然后说了一句话。

  你猜猜,这丈夫说了一句什么话?“I love you Darling!”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很多人读完这个故事只是为故事里的悲剧感到遗憾,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包含了一个大智慧。如果丈夫选择和妻子离婚,到最后丈夫不但没有了儿子甚至也失去了妻子!妻子失去儿子已经非常自责不好过,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丈夫的包容。

  华为另一个创新文化的特质就是包容,所以我认为只要不是在原则性问题上出问题,我们应该用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事情的发展过程,鼓励勇于挑战现状,勇于创新的有活力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当中那些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不惧怕失败的人到最后往往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人。所以我们要包容他们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保护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尊重偏才怪才。当然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觉得还需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军人素养----意志的自觉性、坚毅性、独立性、自制性。军人是创造奇迹最多的人,优秀的员工再融合军人的品质,加快建设复合型人才,我相信我们公司将会成倍提高战斗力!

  创新的确是寂寞的事业!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否定、自我否定、批判、自我批判。精读这篇文章以后感触真的颇多,对我个人自身发展而言,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创新不一定是创造新事物,也可以是整合智者的智慧成为自己的战略资源!所以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而言需要以做精为目标,建立招标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复合型人才,加快加强品牌建设和注重企业文化,整合商业模式和战略资源!走好走稳每一步,我们公司将会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